寫這篇的原因很簡單,最近收到太多做社群的朋友的抱怨,諸如「腦闆說要經營一個粉絲團、明天就要開始拍影片。」、「想培養網紅但是腦闆說沒預算。」等這樣子腦闆們一廂情願、以為創個粉絲團就能擁有全世界的想法。
因此,請把這篇貼文轉給你的腦闆,告訴他「要是你以為這麼簡單,怎麼不自己來做?」

這篇文章所指的房子跟馬路其實很簡單。房子=粉絲團,更細一點可以說是內容本身;馬路=通路、管道。也就是說,當你蓋起一棟房子時,先不論這棟房子是否盡善盡美,你都應該要開一條路,讓會喜歡它的人有機會看到它。
大部分的老闆可能都想像自己的粉絲團就是蓋在市中心、最好最豪華的那一棟,周邊車水馬龍,不需要做太多努力就會有人來了。

但卻沒想到,實際上最有可能的應該是長這樣…

對於自家產品不夠熟悉、也沒有思考過到底自己要服務的是哪些人群,因此粉絲團內容永遠都是轉分享別人的內容、或是像內容農場一樣用誇大的標題吸引人點擊。這,就是我們最典型、最常看見的,已經長滿了雜草沒有人光臨的無用粉絲團。
那我們該怎麼做?
由於過去 Facebook 廣告費低廉,很多企業主的粉絲團做了內容後,都是使用付費的方式推送出去,但 Facebook 也會在意你這些內容對使用者來說到底有沒有用。發現沒用,就開始將原生觸及降低,使得你必須花更多廣告費來觸及用戶,也因此造就了台灣 Facebook 現今居高不下的廣告費。
但是連那些專門創作「原生內容」的創作者都已經感覺到他們原生觸及被大幅降低了,我們這些企業主的粉絲團又怎麼能倖免於難呢?
因此,除了將自己的粉絲團裝潢好(做出優質、對用戶有用的內容)我們也還需要打造所謂的「馬路」,讓自己的好內容殺出觸及率低的包圍。以下是你可以開始建造的馬路們:
1. 跨平台經營
所謂雞蛋不該放在同個籃子裡,內容複製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,你應該開始將你的內容放在其他有曝光紅利的平台上(例如:Medium),或是自架網站、埋好關鍵字,讓潛在用戶在搜尋時就可以第一時間找到你。
Facebook 作為一個流量入口是極好的來源,但是它卻無法有效地為你沈澱用戶。因此當你跨平台經營時也要思考,其他平台除了讓你的內容曝光以外,是否能有效地為你留住客戶,並使他們頻繁的來與你互動接觸呢?
2. 結合時事話題
我們都看過當單一話題在社群引爆時,會造成多大的轟動,此時你的內容若能適當結合,就會很輕易的被散播出去,這就是最極致的「內容自己長出腳來走路」了。
但需要留意的是,當這波風潮退去,你該如何留下這群新訪客呢?
3. 電子報
電子報是一個非常適合沈澱用戶的管道,只要在用戶不退訂的情況下,藉由開信率的監測,企業能保證訂閱戶絕對接收到我們發出的任何訊息。以費用來說,他是免費的。綜合以上因素,電子報絕對是企業經營內容必須使用的管道之一。
記得去年與一位自稱是行銷人的朋友開會,當我說到電子報這個行銷管道時,他相當詫異的說:「現在還有人在用電子報哦?」從這個反應就知道電子報還是被相當多人認為是「老的」行銷方式。雖然他老,但卻很有效,還沒試過的企業不仿嘗試看看。
4. 異業合作
在網路世界,單打獨鬥絕對是最辛苦的一種方式。如果你有好的內容,可以試著授權其它有流量的平台使用。或是直接從0開始,與異業一起產出全新的內容,再共同利用各自的流量將其推廣出去。
常見的方式,就像是邀請網紅來代言或製作的專案活動,藉由他人的既有流量將自己的內容推出去。
上述其中一種,若有你還沒嘗試的,都可以試試看,將自己的粉絲團變成紫禁城吧!